穆迪警告航運業需強化風險管理
2013-06-05 16:28:12 來源:中國水運報 編輯: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
穆迪投資者服務的新報告稱,美國由于頁巖油的開發熱潮、近岸外包(將業務外包給距本國較近的勞動力較低廉國家的公司)和綠色規則,三大經濟和技術的發展趨勢,將決定未來五年主要船公司的信用可靠性,結果會有比贏家更多的輸家。
穆迪警告說,沒有主動管理不斷變化的風險狀況的船公司,將面臨不斷上升的經營和財務壓力而最終會損害他們的評級。
自2005年至2012年,由于美國國內石油產量已上升25%達每天650萬桶,美國進口減少了19%至每天850萬桶。作為一個必然的結果,海運進口量同時跟著減少。穆迪預計,由于加拿大和美國大陸油砂的產量繼續攀升,在未來五年里海運進口量將進一步減少至每天250萬桶。
鑒于歐盟和美國制裁伊朗,伊朗的前客戶從西非洲和拉丁美洲獲得替代石油供應,亞洲的噸英里需求上升,部分地抵消了美國需求的下降。然而,這也不足以彌補差距,特別是由于歐洲大陸的經濟困難,歐洲的需求可能會在2013年保持疲弱。
預計全球油輪船隊今年增長13%,在更多的船只追逐太少的貨物的形勢下,經營較小、更靈活油輪的公司可能會更好。
與此同時,亞洲的收入水平上升正改變半成品貿易的模式,這對于集裝箱部門具有重要的意義。
因此,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,至2030年亞洲區內航線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通道。
其他評論家如美國海運貿易顧問研究公司哈克特協會(Hackett Associates)和航運經濟與物流研究所指出,從事歐洲貿易的集裝箱船(船型 船廠 買賣)運營商的前景仍有點糟糕。在本月早些時候發表的一項聯合研究中,他們認為,在未來六個月從亞洲到歐洲北部的貨運量將低于2012年。
穆迪預計,在亞洲至美國貿易航線上經營的船公司,如法國達飛船公司和赫伯羅德海運有限公司(Hapag-Lloyd),由于這些航線上的貨運量可能下降而可能受到不利影響。這樣的公司可能需要從長途貿易航線上調整某些運力,改為更適合于亞洲區內貿易的較小的船只。
相反,已經以亞洲區內航線經營為主的公司,如萬海航運,可能從貨運量上升獲益。